“中转神器”: 机位不变飞机不滑,国际国内航班就能切换
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内地出入境旅客人数最多、枢纽中转客流最多的机场,因此,浦东机场三期建设、特别是卫星厅,将枢纽中转能力的完善作为重中之重。在卫星厅,除了为旅客提供集中一站式服务的中央中转大厅,还在国内机场率先启用了“中转神器”——35座国际国内混合登机廊桥。乍一看,这款廊桥的最直观感受是“个头大”,比传统廊桥高出、宽出好几倍,但对枢纽运行而言,它内部创新的动线和结构设计,才是妙笔所在。
浦东机场卫星厅的基本旅客流程为国内混流、国际分流,采用国际到达层在下、国内混流层居中、国际出发层在上的格局;有了这种同时接通多个楼层、又能变化隔离路线的可观体量和智慧设计,同一座廊桥就能灵活切换,用以对应不同高度层、旅客行经不同通道动线的不同航班,既可以供国际进出港航班使用,也可以停靠国内进出港航班。
特别是对于浦东机场主基地航司东航这样有大量国内、国际航段衔接的大型枢纽航司,当同一架飞机需要进行国内、国际航班执飞任务转换时,就不必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让飞机滑行、停靠不同机位了——混合廊桥能够实现机位不用变、飞机不用滑,而是通过登机桥上的动线和分隔变化,就能使登机区域快速切换,从而大大提升地面的保障效率和飞机调配的灵活度,让旅客出行、航班运行更智慧、更便捷、更准点。
航油新“大脑”:让加油量第一的机场油料保障效率翻番
航空油料是航班运行最基础的保障环节之一。加油效率直接关系着机场、航班的运行效率。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航油加油量最大的机场,2018年负责机场航油的浦东航油公司加油455万吨,创下中国民航的历史新记录。随着卫星厅启用,浦东机场新增了7285米航油管线、545套加油栓井、125套测漏井、45套低点放水装置及15座阀门井等设施,需要保障的范围大大增加;但从9月16日三期工程投用以来,浦东航油公司从接到加油通知到开始作业的响应时间,由之前的至少20分钟,大幅缩短到卫星厅7分钟,T1和T2航站楼10分钟。
作业“跑腿”范围变大了,耗时却大大减少,对运行效率提升的价值不言而喻,这源于浦东航油为保障卫星厅投用建成的新“大脑”——浦东航油航空加油站生产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设有机场南北两个区域的生产调度席位和值班长席位,中心后台的信息化调度系统与机场、航司的运行控制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一架航班飞抵浦东机场降落前,飞机会降落哪条跑道、从哪个方向降落、滑行到机位预计需要的时间,能第一时间推送给生产调度中心,由中心选择最合适的班组及时响应。加油作业班组的手持PAD则是调度中心这个“大脑”的“神经末梢”,帮助班组随时接收信息、响应作业。
油料保障还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即使同一架飞机,后续飞的航段不同、航班天气条件不同,所需要的加油量和加油时间也会差异极大;要是油料调度“大脑”不能掌握这些信息,就将严重制约油料保障的时间和效率。因此,浦东航油生产调度中心与东航、吉祥、春秋等用油量最大的主基地航司建立了信息共享协作,各家航司用邮件发送每个航班的加油量到调度中心后,中心的抓取软件能自动抓取其中标注的加油量、自动输入生产调度软件,用以调度决策。
在加油全程中,生产调度中心还能通过安装在加油车辆上的监控探头和与机场其他管理单位共享的视频信息,随时了解加油现场状况,中心的调度软件也会持续监控加油进度与航班运行计划的联动,一旦可能出现意外便及时告警。
全国最大水蓄冷罐+能耗大数据平台:年节约电费3000万元
在传统印象中,机场是典型的能耗大户。而在浦东机场三期建设和后续运营中,一系列技术创新正在给力地让机场变得更“绿”,成为节能环保的高地。浦东机场三期工程又新建了一个集中供冷供热的能源中心,既确保卫星厅冬暖夏凉的候机环境,又通过集中供应降低能耗。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浦东机场三期能源中心使用天然气燃烧的锅炉,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小于30毫克/立方米(上海市规定的标准是小于50毫克/立方米),是上海首家达到此标准的新建锅炉房。能源中心集中供冷系统则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水蓄冷技术蓄冷罐,能使用夜间低谷时段的低价电制冷,将冷水储存在蓄冷水罐中,白天高峰时段电价高时再放冷,仅仅通过峰谷电价差,每年即可节约1800万元左右的运行费用,还能通过集中供冷大大提升能源效率,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卫星厅还设置了楼宇管理系统软件,通过遍布卫星厅内外的大量照度、温度等不同传感器,楼内是否需要打开照明灯光、冷暖空调,还是可以靠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楼宇管理系统都能给出精准的信息,供浦东机场能源管理部门作为决策判断依据。由此,卫星厅每年可以减少约两个月的空调开启时间,而不会影响旅客的体感舒适。
能源管理部门还为卫星厅设计了能耗管理平台,给卫星厅不同区域、不同设备安装了分区智能电表;平台软件结合卫星厅楼宇系统,自动记录智能电表传来的耗电量,实现能耗大数据的可视、可控、可预测,从而协助能源管理部门更好地设计空调、照明、通风等不同系统的节电策略。
来自浦东机场的测算显示,通过水蓄冷罐、楼宇和能耗管理的软件系统,以及大型楼宇变频空调、取消热交换器的直接供冷技术等各类新措施,浦东机场卫星厅有望每年节约电费3000万元以上,而通过中水回用等节水措施,卫星厅每年也能节约用水20多万立方米。
二十年前,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的建成投用,为中国民航开始了一座城市拥有两座大型国际机场的新里程;二十年后,浦东机场三期工程的启用,则为更多创新技术的探索、为机场的智慧成长,开启了又一段探索的新篇章。(文/钱擘 李寿军)